首页

东北哈市碧凡女王严琪女王

时间:2025-05-23 00:18:38 作者:湖北武汉:立交桥下空间变身拍照打卡地 浏览量:81999

  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孙国根 陈静)记者18日获悉,在2024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论坛暨真菌感染病检验诊断学术沙龙上,知名传染病学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和美国丹纳赫集团医学部首席医学官汤一苇教授荣获“中美华人微生物感染学术交流终身成就奖”。

  汤一苇表示,两国民间学术交流可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希望未来有更多合作机会,共同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代表翁心华领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和美国丹纳赫集团医学部首席医学官汤一苇教授荣获“中美华人微生物感染学术交流终身成就奖”。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代表翁心华领奖。(孙国根摄)

  据悉,本届论坛设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力建设、微生态与细菌感染、真菌与结核感染和微生物分子诊断四个专题,18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逾300名专家线下出席论坛,万余人线上参与。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刘晓琳教授在题为“2023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分析”的报告中指出: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近两年发展规模较快,成员数量增加明显。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该报告揭示了多个耐药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其中,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再次升高尤为引人关注。她特别提到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检出率上升,尤其在广东省显著增长。针对这些挑战,她希望多部门联动,持续加强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做好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和分析全国、本地区及本医疗机构流行病学数据,重视院感防控,遏制耐药菌的扩大和蔓延。

  在论坛上,在题为“新发传染病大流行与微生物学检验的准备”学术报告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强调,每一次传染病大流行的根源与演进轨迹均独一无二,人类社会无法依赖侥幸心理来应对未来的挑战。他介绍了未来可能引发大流行风险的28个病毒家族及一组细菌,共计1652种病原体,并强调面对未知疫情时,微生物检验作为关键一环,能为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是后续治疗药物研发不可或缺的基石;通过精准、高效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可更好地理解病原体特性,加速治疗方案的探索与优化,为守护人类健康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在题为“微生物感染的床旁/及时诊断和监控”的报告中,汤一苇详细介绍了即时检验在临床微生物学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在快速识别病原体、评估感染程度、指导抗生素治疗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可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窗;他还分享即时检验在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潜力。

  在论坛上,专家聚焦感染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临床实践,分享了他们的前沿医学成果,探讨学科的发展趋势。专家们还针对各个专题设置了讨论环节,与会者就室间质评计划如何规范化和法律化、微生物相关组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等专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京港青年聚焦科创共话产业合作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3月12日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蒋新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商务部:敦促美方尽快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

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奉国寺大雄殿的木结构框架全部采用榫卯连接,不仅承载了沉重的屋顶,还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于凤雷说,中国的榫卯木结构建造技术,是祖先传承下来的“黑科技”,它的抗震性能强劲,也被誉为“万年牢”。

如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从一组关键词了解

“这次举办桃花节及书画摄影展,旨在以文化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乾文表示,通过桃花节搭建文旅宣传平台,推介丰富的文旅资源,也是活动重要目的之一。

天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多区迎40℃以上“热浪”

赵乐际说,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希奇莱马总统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成功会晤,就两国关系未来发展作出重要战略指引。昨天,两国元首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中方愿同赞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以建交60周年为契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赞方《第八个国家发展规划》紧密对接,不断深化两国传统友谊和全方位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赞命运共同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